资讯内容 Content
[AHA2011]聚焦SATURN研究强效他汀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最新力证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巅峰对话精选
SATURN研究解析
——严晓伟教授对话SATURN试验指导委员会成员Christie M. Ballantyne教授
《国际循环》:您认为SATURN试验结果对临床医生的日常实践会产生何种影响?
Ballantyne教授:SATURN试验结果会鼓励临床医生更积极地进行他汀治疗。亚洲患者可能对药物更敏感,使用10mg剂量可能达到和欧美人群应用20 mg同样的LDL-C水平。据此推断,亚洲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20 mg就可能实现斑块逆转,正如试验中欧美人群40 mg瑞舒伐他汀逆转斑块的结果。
严晓伟教授:在中国对ACS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求将LDL-C降至80 mg/dl以下,但达标率非常低。SATURN试验使我们认识到强化他汀治疗以降低LDL-C对逆转斑块非常有帮助。这一结果会推动中国医生更积极地实施他汀治疗以降低LDL-C。
《国际循环》:2011年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LDL-C治疗目标值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对极高危患者,要求将LDL-C降至70 mg/dl以下或至少降低50%。但实际上并非所有他汀均能达到这一要求。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如何选择他汀以促使LDL-C达标?
Ballantyne教授:首先应明确患者的危险分层。对此我会将问题尽量简化,如果一位患者明确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发生过任何事件,就应该给予强化治疗策略。ACC指南要求目标值为LDL-C<100 mg/dl,但如果能够做到,那么达到<70 mg/dl或如ESC指南的要求至少降低50%无疑是更合理的。所以首先要确定患者的危险分层,然后设定目标值。其次是选择能够使患者达标的他汀药物,将LDL-C降至<70或80 mg/dl或降低50%,都要求非常有效的药物。
严晓伟教授:中国他汀治疗率非常低,在应使用他汀的患者中他汀治疗率仅达到1.7%。中国最常使用的是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在中国上市较晚。现在我们拥有了瑞舒伐他汀,我认为未来我们会更多地使用强效的、甚至较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以更有效地降低LDL-C。
《国际循环》:SATURN试验结果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他汀逆转斑块的机制有何帮助?
Ballantyne教授:设计本试验是由于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及ApoB和升高HDL-C及ApoA1的效果更强。结果与假设和预期相一致: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LDL-C水平更低,HDL-C水平更高,LDL-C/HDL-C比率更佳。2组均逆转了PAV,瑞舒伐他汀呈获益更大的趋势;且TAV的逆转幅度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总之,如果我们能够大幅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LDL、ApoB)就可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升高HDL-C当然也是有益的。
严晓伟教授:降低LDL-C对患者和斑块都是有益的,HDL-C的问题还需要探索,这也是指南仍然聚焦于降低LDL-C、而尚未将HDL-C设为干预靶点的原因。选择强效降低“坏”胆固醇的他汀仍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