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的机制和预测因子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9/12/30 10:45: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在接受经桡动脉途径(TR)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手术失败的机制和预测因子。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在接受经桡动脉途径(TR)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手术失败的机制和预测因子。 

    背景:经桡动脉途径PCI与经股动脉途径(TF)相比降低血管并发症。然而,对TR-PCI失败的机制和预测因子尚无充分认识。 

    方法:研究人群包括接受由具有少到中量介入操作经验的术者采用传统TF导引导管进行TR-PCI的患者。对基线特征、手术详情和临床结果进行前瞻性收集。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TR-PCI失败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果:共有2100例患者接受TR-PCI,约占PCI总量的38%。平均年龄64 ± 12岁,17%为女性。22例(1%)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TR-PCI失败98例(4.7%)。TR-PCI失败的机制包括:未能将导引导管送入升主动脉50例(51%)、导引导管支撑力不足35例(36%)、桡动脉穿刺失败13例(13%)。94例(96%)TR-PCI失败的患者通过改为TF途径而成功进行PCI。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75岁(比值比[OR]: 3.86;95%可信区间[CI]:2.33~6.40,P = 0.0006)、先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R:7.47;95% CI:3.45~16.19,P= 0.0002)和身高(OR:0.97;95% CI:0.95~0.99,P= 0.02)是TR-PCI失败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经桡动脉途径PCI可由具有少到中量介入操作经验的术者采用标准器械进行,失败率低。年龄>75岁、先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和身材矮小是TR-PCI失败的独立预测因子。需进行适当的患者选择和谨慎的风险评估以使TR-PCI 提供的获益最大化。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09; 2:1057-1064.
 

版面编辑:李雅峰



介入治疗桡动脉途径TR-PCI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