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规范提高,携手共进——中国室性心律失常论坛2019主席专访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9/6/20 10:19:05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6月20~23日,作为中国心律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以“心循规范、律动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心律学大会将在北京盛大召开。届时,中国室性心律失常论坛2019将与本届大会同期举办,分享学术进展,共促我国室性心律失常诊疗的规范与提高。

  6月20~23日,作为中国心律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以“心循规范、律动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心律学大会将在北京盛大召开。届时,中国室性心律失常论坛2019将与本届大会同期举办,分享学术进展,共促我国室性心律失常诊疗的规范与提高。近日,媒体记者专访论坛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书林教授,以及论坛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龙德勇教授,为大家带来论坛的亮点介绍。
 
  问题一:6月20~23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心律学大会暨中国室性心律失常论坛2019”将在北京盛大召开,数千名国内外心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将参加此次大会。中国室性心律失常论坛2019将与本届大会同期举办,您作为大会的执行主席,同时是该论坛的主席,请为大家介绍一下举办中国室性心律失常论坛的初衷?
 
  吴书林教授: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诊断与治疗已步入崭新阶段。正如本届中国心律学大会的主题所述——“心循规范、律动未来”,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疗已从过去“无计可施”或“置之不顾”的困难境中走出,规范化、标准化的诊疗理念已渐入人心。今年5月份,美国心律学会年会上发布了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评估、危险分层和管理的专家共识声明,以及2019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专家共识,我国也于2017年发布第一部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上述共识的发布使广大心脏电生理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有章可循。
 
  回顾近年来室性心律失常领域的重要研究,介入治疗尤其是导管消融治疗的地位逐渐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该类疾病缺乏“指南”指导,而多为“专家共识”,正是由于此类疾病的特殊性(如治疗难度大等),而难以完成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在此背景下,专家的个人经验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心脏电生理学者在此领域积累大量的经验与数据,近年来,来自我国的原创研究相继登上国际舞台,为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贡献丰富的证据与数据。例如,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律失常团队首次提出“倒U”方法消融肺动脉窦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为起源于右室流出道-肺动脉联接处的室性心律失常经导管消融提供指导,研究成果2015年发表于JACC
 
  今年,中国室性心律失常论坛2019与第十九届中国心律学大会同期举办,将充分借鉴中国心律学大会多年来成功举办的经验,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莅临讲学,交流该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将国内外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进展介绍给国内广大医生,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心律学的发展。
 
  问题二:中国室性心律失常论坛2019与第十九届中国心律学大会同期举办,您作为该论坛的执行主席,全程参加了该论坛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在为期3天的学术活动中,论坛在日程设计、专家邀请等有方面有哪些亮点?

  龙德勇教授:本届大会特设为期3天的室性心律失常论坛,囊括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器械治疗、导管消融和病例示教演示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展现国内外室性心律失常领域的最新成果与进展。我们特别邀请多位国际心律失常大师级学者,包括Andrea Natale教授、Srinivas Dukkipati教授、Paul J. Wang教授和Eric Lim Tien Siang教授等专家就领域内的一些热点问题与国内学者深入探讨,相信,东西方思想的碰撞将在学术交流中产生新的“火花”。
 
  在具体日程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专门设计主题辩论环节,就“诱发阴性是否作为心肌梗死后室速消融的必须终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室速首次是否常规心内膜加心外膜导管消融?”、“成功消融后的单形性病理性室速是否植入ICD”等话题,邀请多位专家展开精彩辩论。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力争为从事室性心律失常及相关工作的同道搭建一个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和争鸣的平台,为提高我国心律失常诊疗水平及整体医疗水平做出贡献。相信,在众多同道的努力和支持下,中国室性心律失常论坛将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术论坛之一。
 
  问题三:在此次大会的病例示教演示中,专门安排有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演示直播,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直播专场的病例选择及其教学意义?
 
  龙德勇教授:病例示教演示是论坛的亮点之一。在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专场,广东省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心律失常团队将分别演示3台非器质性室速或室早的导管消融治疗,届时术者团队将从患者适应证选择、围术期管理、术中标测诊断、消融策略制定和术中操作要点等进行全方位的讲解,会场的多位专家将与导管室术者实时互动,点评解说。
 
  在“医技智胜”室性心律失常介入直播专场,我们有针对性地选取ARVC室速、心肌梗死后室速、乳头肌起源室速及左室Summit室速等共6例典型病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团队在此类高难度室速的导管消融术中积累丰富经验,我们将充分发挥本届大会的优势与特色,依靠互联网实时直播支持平台,将线上直播和线下讨论相结合,让更多的心脏电生理介入术者得到可靠的培训,提高我国室性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水平!
 
  专家简介
 
 
  吴书林,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历任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等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博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FACC、FESC、FHRS。
 
  先后在国际著名心血管研究杂志,如JACC、Circulation AE、Heart Rhythm、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JMCC),以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论文50余篇,主编和副主编著作50多部。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2015年12月发表于JACC主刊,被2017年AHA/ACC/HRS美国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指南引用,也被2016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引用。
 
  获得广东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卫生系统“九五”期间“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6年)。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广东省名医工程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30多个课题。先后获得国家专利5项,参与和主持科研课题30余项,大型临床试验项目20余项。
 
 
  龙德勇,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职从事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曾应邀赴国内18个省市、80余家医学中心协助开展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和教学演示,普及心律失常治疗技术。创办的“与室俱进”论坛专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创办的“知然讲堂”专注于心律失常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的培训,曾在多个城市巡回演讲及教学演示。首次阐明左室特发性室速时左侧希浦系统的绝缘性传导特征及消融靶点的分布特征;在国内率先采用左侧位穿刺干性心包行器质性室速心外膜标测及消融;创新性建立导丝指引下的无造影剂干性心包穿刺术;完成国内首例ECMO支持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外膜室速消融;在国内率先采用三维超声指导复杂心律失常的标测及消融;完成国内最大系列的肥厚型心肌病消融,创新及改良该疾病的治疗方法;首次提出并建立心律失常的WiFo(零射线、无辐射)术式;完成国内最多例数孕妇的无休止快速性心律失常零射线消融。参与研发国内首套心脏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填补国内空白。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研究结果多次于美国心律学年会及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壁报及口头演讲展示。作为团队主力术者应邀在波士顿房颤年会及亚太心律学年会上演示房颤导管消融术,是国内医学中心首次应邀在该学术年会上直播演示。参与及承担的国家级课题20余项,获国家专利2项。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任琳琳


室性心律失常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