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每年有近百万新增ACS患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于高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等,基于EPICOR Asia研究的中国数据进行亚组分析,对“真实世界”中我国ACS患者院前管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与UA患者相比,STEMI和NSTEMI患者在院前可得到更好管理。院前抗血小板治疗使用仍相对较少,为此,研究者表示,加强我国ACS患者院前管理十分必要。
EPICOR Asia研究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牵头,是迄今为止关于抗栓策略和临床、经济学、生活质量的最大注册研究,聚焦ACS患者的临床真实治疗情况及其预后,评估不同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共入选包括中国、韩国、印度在内的亚太区8个国家218个中心近1.3万例ACS患者,其中包括8214例中国患者。
陈教授所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3422(41.7%)例患者在院前进行了心电图检查(52.0% STEMI,42.7%NSTEMI,27.3% UA患者)。
此外,从用药情况来看,仅803例(9.8%)在院前进行了药物治疗(13.6% STEMI,12.2% NSTEMI,3.6% UA患者)。然而,仅1.0%的STEMI患者在院前进行了溶栓治疗。院前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比例较少,最常用药物为低分子肝素(片剂)。对于所有ACS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为最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在STEMI、NSTEMI和UA患者中,院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使用率分别为14.1% 和13.4% ,11.6%和11.1%,5.3%和4.2%。
陈教授表示,造成我国ACS患者转归不良的因素很多,包括我国对于ACS的公众教育不足,造成诊断不够及时;患者院前药物使用率较低,院前处理不够完善;并发症未能及时处理;危险因素未充分控制;以及氯吡格雷存在人群的变异性,低反应或抵抗,药物相互作用(PPI)、前体药物起效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