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ESC中国之声丨阜外医院袁晋青教授团队:D-二聚体与PCI后2年死亡风险相关:来自中国的一项大型单中心研究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作者:赵雪燕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19/9/6 14:07:47    加入收藏
 关键字:D-二聚体 PCI 
  编者按:2019年8月31日~9月4日,作为心血管领域世界顶级会议之一的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年会(ESC)在法国-巴黎盛大召开。会议浓缩心脏病学最新进展和前沿精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袁晋青教授团队通过大样本数据库,研究D-二聚体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其团队赵雪燕教授在会议上展示了相关结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赵雪燕教授
 
  D-二聚体为临床常用的血栓标志物。D-二聚体水平升高往往反映血栓聚集和纤维蛋白溶解的增加,是血栓的敏感标志物。近期研究显示,D-二聚体的升高和多种疾病的死亡风险相关,包括肺栓塞、肿瘤、卒中和主动脉夹层等。但D-二聚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尚不清晰,袁晋青教授团队对此进行了探讨。
 
  该研究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3年的10 724例PCI数据库。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心源性死亡。D-二聚体按照中位数(0.28 μg/ml)划分为D-二聚体高值组和D-二聚体低值组。最终共计8565例有D-二聚体基线资料的患者纳入分析,经2年随访,全因死亡116人(1.35%);心源性死亡64人(0.75%)。D-二聚体的水平无论是在全因死亡组[0.42(0.29,0.68)μg/ml]还是在心源性死亡组[0.48(0.30,0.81)μg/ml] 均高于存活组[0.28(0.20,0.41)μg/ml](P均<0.001)。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纳入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目前吸烟、陈旧性心肌梗死、既往PCI、既往CABG、卒中、外周血管病史、贫血、肌酐清除率<60 ml/min、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基线SYNTAX评分,高D-二聚体水平(≥0.28 μg/ml)无论是在总人群[风险比(HR)=2.35,95%CI:1.44~3.84,P=0.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亚组人群(HR=1.91,95%CI:1.08~3.38,P=0.027),还是非ACS亚组人群(HR=3.82,95%CI:1.45~10.10,P=0.007)均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心源性死亡临床终点,高D-二聚体水平在总人群(HR=3.44,95%CI:1.61~7.36,P=0.001)和ACS亚组人群(HR=3.33,95%CI:1.38~8.03,P=0.007)均为独立预测因素,但在非ACS亚组人群中未见到统计学差异(HR=3.68,95%CI:0.80~16.91,P=0.094)。
 
  研究结论:通过大样本研究显示,临床常用检测指标D-二聚体与PCI患者的2年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独立相关。对于D二聚体高值的PCI人群,临床中应予以关注。
 
图. 当D-dimer以中位数0.28μg/ml为划分点时,无论是在总人群、ACS亚组还是非ACS亚组人群,Kaplan–Meier均显示显著统计学差异。
 
  作者简介
 
 
  赵雪燕,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1年的临床工作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冠心病的急危重症诊治、风险评估、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
 
  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冠心病有关血栓、出血和炎症领域的研究,包括冠心病风险评估:血浆标志物,危险评分等。
 
 
京ICP备15014970号-5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2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