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3日,第30届TCT科学年会上发布的COAPT 研究最新结果显示,对经最大耐受剂量药物治疗后仍存症状的伴继发性二尖瓣返流(MR)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经导管MitraClip装置进行治疗可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及功能。
研究者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Gregg W. Stone教授指出,发生严重继发性MR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手段有限,预后通常很差,亟需探寻新能改善其结局的新方法。MitraClip装置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瓣叶存在退行性改变而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发性MR。但目前其是否对瓣膜结构正常的继发性MR同样有效仍不清楚。
COAPT 研究这一随机、平行对照、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试验探讨采用MitraClip装置对伴中重度继发性MR的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的效果。研究共计从美国及加拿大的78家中心入选614例患者,将其分为干预组(n=302,在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基础上采用MitraClip行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和对照组(n=312,仅接受GDMT)。研究主要有效性终点是干预24个月所有心力衰竭住院的年发生率,主要安全性终点是12个月时无设备相关并发症。
结果发现,两年时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60例和283例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与对照组相比,MitraClip装置干预组心力衰竭住院的年发生率明显更低(35.8% vs. 67.9%,HR=0.53,95%CI:0.40~0.70;P<0.001)。此外,干预组12个月时无设备相关并发症者的比例达到96.6%(95%CI的下限为94.8%),显著超过主要安全性终点所设定的88.0%的目标(P<0.001)。另外,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24个月时的全因死亡明显更低(29.1% vs. 46.1%,HR=0.62,95%CI:0.46~0.82;P<0.001)。
生活质量及功能相关结局分析发现,与对照组GDMT相比,MitraClip装置干预还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指标及身体功能。干预组患者与基线相比12个月时的KCCQ总评分可增加12.5,而对照组仅增加3.6。此外,随访12个月间GDMR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缩短近60米,而干预组同期则保持不变。另外,随访期间,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NHYA心功能分级改善更显著,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应用率也更低(4.4% vs. 9.5%)。
该研究的两年随访结果提示,采用MitraClip装置行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安全有效,并可显著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及身体功能,为最佳药物治疗后仍存症状的心力衰竭伴继发性MR的高危患者提供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